懷來縣是張家口市的一個下轄縣,懷來縣地處河北省西北部,東鄰北京,西接張晉蒙,縣城沙城鎮東距北京120公里,西距張家口市87公里。懷來縣2012年總面積1801平方公里,轄11鎮6鄉,279個行政村,總人口35.7萬人,境內南北多為山區,中間為“V”型盆地,官廳水庫位于盆地中部。懷來縣是中國戰斗英雄董存瑞烈士的故鄉,中國葡萄之鄉和中國葡萄酒之鄉,中國林果百強縣,是河北省環首都綠色經濟圈14個縣(市)之一,“京北生態新區”的核心區。有京包、豐沙、大秦、沙蔚四條鐵路和京藏高速、京新高速、110國道等國省干道貫穿全境,是首都通往西北的鎖鑰之地。
1歷史
地名由來
歷史上曾稱之為沮陽、懷戎。公元916年,遼太祖建置州縣統治,改懷戎為懷來,這是懷來作為地域名稱之始?!皯讶帧焙汀皯褋怼本邪矒岜狈缴贁得褡?,使之臣服、照順之意??梢姂褋?、涿鹿一帶古代是少數民族聚居地,也是拱衛故都、捍衛邊陲的戰略要地。中國有系統的歷史,一般認為從黃帝開始。相傳遠古時期,黃帝在阪泉(原懷來城東)之野與炎帝部落三度交戰,克服了炎帝。后來炎黃兩族聯合起來共同在黃河流域長期生活下來,構成了以后華夏族的主干。
歷史沿革
周武王封昭公于燕,燕高上谷郡,郡治(治,指行政官署所在地)在造陽,即今懷來縣大古城遺址。
公元前221年,秦始皇完成統一大業。分天下為三十六郡,第十五郡便是上谷郡,懷來屬上谷郡沮陽縣。上谷郡治設地沮陽。
漢代,上谷郡治仍在沮陽,轄十五個縣。今懷來地域且居、泉上、沮陽三縣。太守為郡的最高長官,漢代飛將軍李廣、大將軍霍去病曾任上谷郡太守。
魏、晉、南北朝時期,中國政區變動頻繁,但其制度基本沿襲漢代。到北齊時,在今涿鹿保岱設置了懷戎縣,今懷來縣地屬懷戎縣。
唐初,改郡為州,懷來屬北燕州。貞觀八年改燕州為媯州。乾元元年(公元758年),今懷來屬河北道(道,是政區單位)媯州懷戎縣,州治設在懷來舊城。
五代十國前期,懷來仍屬懷戎縣。公元936年,后唐河東節度使石敬瑭割燕云十六州賄賂契丹,勾結契丹滅掉后唐,建立后晉。從此今延慶、懷來、宣化、大同一帶為契丹遼地。
遼金時期,地方行政區為道、府(亦稱州、軍)、縣三級制。公元916年,遼太祖襲可汗州,改懷戎為懷來。屬可汗州清平軍懷來縣,州、縣治均在舊懷來城。宋朝雍熙四年分河北為東西兩路,懷來為東路。
明代中期,正統十四年,在今懷來境內土木堡發生了歷史上著名的“土木之變”。1451年明王朝為了加強懷來的軍事防御,修建了沙城堡城、新保安城、土木堡城、榆林堡城。
清代,中國設十八個省,省下設府、州、廳、縣。懷來、新保安兩衛都屬直隸省宣化府,為東路??滴跞?,懷來改衛為縣,保安、土木、榆林并入懷來縣,屬宣化府。
民國十八年,懷來縣同今張家口市壩下諸縣一并劃歸察哈爾省。
民國二十四年,懷來縣轄6個區,6個鎮,284個村。
[!--empirenews.page--]
1937年蘆溝橋事變后,日偽統治下的懷來縣屬偽蒙疆聯合自治政府宣化省。轄6區6鎮19個行政村。
1937年10月,中共中央北方分局派張湘軍等同志率領一支獨立游擊隊來到懷來、涿鹿交界地開展抗日游擊活動,并逐漸在日寇統治薄弱的東南、西南、東北各邊界地區先后建立了宣涿懷、懷涿懷、昌(昌平)宛(宛平)懷、龍(龍關)延(延慶)懷聯合縣。
1945年8月14日,日軍宣布投降,8月22日收復懷來城,懷來縣光復。中共冀察區平北地委決定撤銷懷宣聯合縣,恢復懷來縣建制,中共懷來縣委、縣政府駐沙城鎮。
1946年10月,國民黨反動軍隊向懷來縣進攻,中共懷來縣委、縣政府撤離沙城,轉點到南北兩山,堅持對敵斗爭。
1947年11月,根據對敵斗爭的需要,成立了龍宣懷聯合縣,屬平北地區。
1948年底,懷來縣獲得第二次解放,恢復懷來縣制,隸屬察哈爾省冀察地委、專署領導。中共懷來縣委、縣政府設在懷來城。
1951年5月,因建官廳水庫,懷來城被淹,縣委、縣政府遷址沙城。
1952年,懷來縣劃歸河北省張家口地區管轄。懷來縣轄懷來、沙城、新保安3個鎮,七個區。
1953年6月,懷來縣進行劃鄉工作,7個區高65個鄉,轄287個行政村。
1956年又撤區并鄉將懷來縣65個鄉合并為31個鄉,轄272個行政村。
1958年,懷來縣實行人民公社政社合一管理體制,廢除了鄉(鎮)村制,實行社隊制。同年10月,懷來、涿鹿兩縣合并,統稱懷來縣。
1959年5月,撤銷張家口專區,改為張家口市,懷來縣屬之。
1961年4月,懷、涿兩縣分設,懷來縣又恢復原制。5月,張家口專區與張家口市分設,懷來縣屬張家口專區所轄,下設28個公社。
1984年,懷來縣撤銷社隊制,改建鄉村制。撤銷28個人民公社,279個生產大隊,設置沙城、新保安、官廳3個鎮,25個鄉,279個行政村。
1985年5月,恢復建立王家樓回族鄉。
1991年10月,東花園鄉撤鄉建鎮。
1993年6月,張家口地區行署撤銷,實行地市合并,懷來縣隸屬張家口市。
1996年,為適應經濟發展和政治體制改革的需要,懷來縣合并鄉鎮,懷來縣設沙城、新保安、官廳、東花園4個鎮,13個鄉,279個行政村。
2000年10月1日,北辛堡、桑園兩鄉撤鄉建鎮,使鎮增為六個。
2行政劃分
2002年底,懷來縣轄11個鎮:沙城鎮、北辛堡鎮、新保安鎮、東花園鎮、官廳鎮、桑園鎮、存瑞鎮、土木鎮、大黃莊鎮、西八里鎮、小南辛堡鎮、狼山鄉、雞鳴驛鄉、東八里鄉、瑞云觀鄉、孫莊子鄉、王家樓回族鄉??h政府駐沙城鎮。5個鄉、1個民族鄉、20個社區、279個行政村。
3人口民族
2012年懷來縣戶籍總人口為35.7萬人,比上年增加2091人;常住人口為356174人,比上年增加1636人。漢族人口占懷來縣總人口的98%,另有回、滿、蒙、壯等十幾個少數民族,人口平均密度每平方公里185人。
[!--empirenews.page--]
4地理環境
地理位置
懷來縣,位于河北省西北部,張家口市東南部,燕山山脈北側,永定河上游。東距北京市中心131km,西距張家口市中心87km。南臨涿鹿,北靠赤城,懷來縣總面積1801k㎡(東經115度16分~115度58分,北緯40度4分~40度35分)。
地質
懷來全境屬燕山山地,燕山支脈向西北和西南兩個方向延伸,境內南北群山聳立環抱,面積為749.22k㎡,占懷來縣總面積的41.6%,習慣上稱為南部山地和北部山地。海拔1000米以上的山峰有40多座。大海陀山、燕然山分布在縣區北部,構成北部山地,主峰有雞鳴山、八寶山、水口山等;軍都山分布于縣區南緣,構成南部山地,主峰有筆架山、廣陀山等。南北兩山形成了懷來盆地的天然屏障。中間為“V”型盆地,慣稱“懷來盆地”,官廳水庫位于盆地中部。境內有三處流動性沙丘。官廳水庫南岸小南辛堡鎮龍寶山附近有兩處:“龍寶山沙丘”,占地3.7萬㎡,高約12米;“天漠沙丘”,占地13.5萬平方米,高約15米。洋河北岸大黃莊鎮朱官屯村東的“米沙梁”占地18萬㎡,高約15米。這些沙丘的形成歷史悠久,形態多為月型和龍崗型。據資料記載,四十年來“米沙梁”已東移約300米。另外兩處沙丘每年正以2~3m的速度東移。沙丘的東移和土地的沙化已對北京的生態環境構成嚴重威脅,引起中央領導的高度重視。
地貌
地勢由盆地向南北崛起,西北高東南低,懷來縣平均海拔792米,最低點在幽州村河谷地帶,海拔394米;最高點為水口山大黑峰,海拔1977.6米,縣城沙城鎮海拔535米。懷來縣地貌形態主要有河川平原、丘陵和山地等類型,河川平原面積602k㎡,占總面積的33.4%;丘陵面積450k㎡,占總面積的25%;山地面積749k㎡,占總面積的41.6%。
氣候
懷來縣地處中溫帶半干旱區,屬溫帶大陸性季風氣候,具有四季分明,光照充足,雨熱同季,晝夜溫差大等氣候特點。年均日照時數3027小時,全年無霜期149天。根據氣象資料記錄,最高氣溫42.2℃,最低氣溫-23.3℃,平均氣溫9.1℃。年均降水396mm,南北兩山偏多;年均風速2.3m/s。主要氣象災害有風沙、干旱、冰雹、霜凍等。
1月平均氣溫?7.4℃,7月平均氣溫24.4℃,年均溫9.6℃,屬暖溫帶大陸性季風氣候。懷來縣屬中溫帶半干旱季風氣候,具有四季分明、光照充足、雨熱同季、日溫差大等特點。春季常受冷空氣影響,天氣多變,干旱少雨多風。夏季受太平洋副熱帶高氣壓影響,天氣溫暖濕潤,降水增多。秋季隨著太平洋副熱帶高氣壓的移動,暖濕氣流逐漸減弱,西北來的干冷氣流加強,天氣晴朗變涼。冬季冷空氣活動頻繁,天氣嚴寒少雪。懷來的年平均氣溫9.6℃,年降水總量370毫米左右。[3]
水文
懷來縣境內有永定河、桑干河、洋河、媯水河4條過境河流,匯入官廳水庫。季節性二級河道14條,如東、西沙河、靈泉河、石河、東沙溝、外井溝、水關大溝等。特點是上游河道比降大,植被差,水土流失嚴重。
5自然資源
地熱資源
懷來縣有地熱資源30平方公里,屬可補性地熱水,水溫高達88℃,為國家規定的五級高溫水,含多種人體必需的礦物質和微量元素,具有很高的醫療價值,2012年已應用于醫療和農業科研。
礦產資源
懷來縣2012年已探明礦藏20多種,探明儲量13種。其中金屬礦類有鐵、鋅、金、銀、硫鐵礦等;非金屬礦類有煤、石灰石、大理石、花崗巖、白云石、硅石、高磷土、建筑砂石等。
主要礦產保有儲量:煤礦1871萬噸、鐵礦2865萬噸、金礦303千噸、水泥用灰巖2209萬噸、熔劑用灰巖615萬噸、冶金用白云巖1984萬噸、建筑用輝綠巖1701萬噸。
6交通
2011年交通運輸業增加值為291777萬元,同比增長14.8%,交通運輸條件繼續改善,懷來縣279個行政村全部實現了村村通油路或水泥路。
懷來緊鄰北京,自古就有塞北通衢之稱,縣城沙城距北京市德勝門120公里,距張家口市中心87公里。京張高速公路開通后,從縣城到北京北三環的車程僅為1小時,從與北京接壤的東花園鎮到北京北三環只用40分鐘。按照國際大都市的城市半徑標準,懷來實際已成為北京市的近郊。2003年被確定為河北省實施環京津發展戰略的“金三角”之一。是張家口市對外開放的窗口縣之一。境內有京包、豐沙、大秦、沙蔚四條鐵路和京藏高速、京新高速、110國道等貫穿全境,交通十分便利。
境內鐵路150多公里,有12個站點,是中國最多的縣份之一。沙城火車站是豐沙、京包、大秦、沙蔚四條電汽化鐵路的樞紐,為中國二等區段站。京張高速、京新高速、110國道、寶平、康祁等國道、省道縱橫交錯,公路通車里程650km。
2013年12月21日開通沙城至北京德勝門的880路公交車。河北省懷來縣加快與北京同城對接,是繼2012年開通北京市郊鐵路S2線后的又一項重大惠民工程。該線路共分南北雙線,北線一站直達線路,起點懷來沙城汽運站,經行G6高速,終點至回龍觀城鐵站。線路全長110公里,單程時間120分鐘。南線環湖旅游路線,起點懷來沙城汽運站,經行寶平線、康祁線,終點至北京德勝門。線路全長136公里,單程240分鐘。
1.本網(張家口新聞網)稿件下“稿件來源”項標注為“張家口新聞網”、“張家口日報”、“張家口晚報”的,根據協議,其文字、圖片、音頻、視頻稿件之網絡版權均屬張家口新聞網所有,任何媒體、網站或個人 未經本網協議授權,不得轉載、鏈接、轉貼或以其他方式復制發表。已經本網協議授權的媒體、網站,在下載使用 時須注明“稿件來源:張家口新聞網”,違者本網將依法追究責任。
2.本網其他轉載稿件涉及版權等問題,請作者或版權所有者在一周內來電或來函。聯系電話:0313-2051987。